立交桥下安全隐患多 充电站旁竟有人生火取暖
充电站旁竟有人生火取暖
立交桥下的种种安全隐患亟待治理
本期策划:王琼
天干物燥,然而我们的城市立交桥下,却藏着不少安全隐患,于是市民纷纷拨打12345,反映了这些问题。本栏目记者从中挑选了三处进行实地走访,结果发现这些立交桥下被人改成的了“杂物仓库”、“大排档”,甚至“露天旅馆”,每到晚上,还会升起明火,取暖做饭。
“杂物仓库”
地铁生命科学园站桥下
杂物一堆
私拉电线
地铁昌平线生命科学园站高架桥下,有一个停车场。停车场里存放了大量的杂物,而这些杂物的上方甚至私拉满了电线。
昨天上午,记者来到了地铁昌平线生命科学园站西北方向约50米处的停车场,只见停车场西南角有三间彩钢板搭建的简易房,简易房后面堆放了纸箱、塑料瓶、铁架子等杂物,高度几乎高出了旁边的护栏。停车场内到处都是树木和杂草,植被繁茂。
“这些基本都是街边那些商贩的杂物。”附近居民刘女士告诉记者,自己每天上下班时看到护栏里堆放的杂物数量都不同,“白天一般堆的多一些,因为都是些夜市摊位,晚上了他们就会把设备拉出来,在路边做生意。”记者看到,堆放在护栏内的铁架子上的确印有“烤面筋”、“烤生蚝”的字样,铁架子上方盖着红布,后边则都是些废弃物。
在这些杂物的正上方,私拉了多条电线,有许多电线跨过护栏,直接绑在了路灯杆上,看上去有很大的安全隐患,而在停车场的斜上方,就是昌平线生命科学园站的高架桥。
“我每天经过这里取自行车都得抬头看着点儿电线,这要是出现一点儿火花,电线下面的杂物分分钟就全给燎着了不是?”一位正准备寄存自行车的行人告诉记者,刮风的时候,电线到处乱晃,杂物也被吹得到处都是,看上去很危险。

“大排档”
北三环太平桥下
桌椅一支 卖吃卖喝
近日,有不少车主发现,夜间北三环北太平桥下有很多无照商贩,他们在桥墩下、机动车道上支起桌椅做买卖。随着天气渐冷,桥下烹饪产生的水蒸气更重了,车主们很难发现“云雾”中,竟然还坐着吃饭的人。
昨晚10时许,记者来到了北太平桥,此时商贩们刚拉着食材、桌椅赶到桥下,桥底下东西侧的桥墩处成了他们架设锅台的地方。不一会儿,车上的桌椅就被商贩们一一铺开,其中有几桌已经挤进了桥下的右转弯车道。大约11点,商贩们开始煮饺子、煮馄饨、烤串。寒夜中,没过多久桥下就被层层的炊烟笼罩起来。一阵风刮过,机动车道上的食客便“藏”在了炊烟中。
附近居民说,这些商贩在北太平桥下经营已有数月,他们不仅占了不该占的地方,更有数不清的安全隐患。桥下过往的机动车就擦着桌椅穿行,来回走动的食客每每让机动车差一点就撞上。
出租司机严师傅特意提到,最近天冷了,风也大,这些商贩做饭时产生的水蒸气更重了,每次在桥下转弯时他都特意避让,生怕眼前的雾里面不是路,而是一桌子吃饭的人。
“每天晨练经过桥下,都是一股呛人的味道。”另一位居民说,今年9月,还有网友曾把商贩们在桥下焚烧垃圾的照片发到了网上,这种做法更加危险。

“露天旅馆”
航天桥南电动汽车充电站旁
纸板一围
住人生火
航天桥立交桥下有个电动汽车充电站,隔壁却被人用硬纸板围上住人。附近居民称,尽管城管多次来执法,但是住在这里的流浪者根本赶不走。
昨天下午,记者来到了桥南看到,在电动汽车充电站隔壁有一排变电箱,变电箱约半米高,和墙壁之间约1.5米宽,形成了一个天然的“避风港”。于是,变电箱前后被人用捡来的硬纸板围了起来,形成了一个“露天旅馆”。记者看到,一名中年人正在睡觉,身上还盖着捡来的破纸箱。这个人旁边的地上扔着一床被褥,还有一张椅子,椅子上摆放着一个搪瓷碗,里头有一串葡萄。椅子旁边,还有一辆自行车,自行车被其他捡来的各种生活用具包围着。
王先生经常路过这里,他说桥下“搭窝”的现象由来已久,住的不止一个人,每到晚上都会生火取暖,造成浓烟滚滚。由于紧邻充电站,他很担心会引发火灾,于是多次向城管反映。每一次城管都来依法查处,清走这些流浪者的全部家当,可是没想到这几个人又会卷土重来。
对此,旁边充电站的工作人员也叫苦不迭,他们说桥下住的是两男一女,每次对方生火取暖时,烟很大,呼呼地往充电站里灌。他们曾多次报警,想让民警将这3名流浪者带到收容机构,可是由于3名流浪者都是北京人,不符合收容条件,所以民警也没有什么好办法,只能进行批评教育。
本报记者王琼 景一鸣
实习生白更 文并摄 J010 J168